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文学新作 > 文章内容
返回列表
寨子里老冯爷的传奇人生
2022-03-22 15:38:36
2433浏览
文学新作
作者:韦修培
责任编辑:赵历海


"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,保和平,卫祖国 ,就是保家乡 ,中国好儿女,齐心团结紧,抗美援朝,打败美帝野心狼……"这是我在7年前带猎奇的心理,走访一位老志愿军战士亲口唱的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。他目不识丁、年事已高、牙不关风,唱腔和音调都不怎么标准 ,但他总是那么唱得雄健有力、高亢 ,他就是我们寨子里唯一赴朝作战过的老志愿军战士—冯学政。

正值"一年好景君须记 ,最是橙黄橘绿时"。2014年10 月的一天,刚好是周末,在回家看望家人的时候,我抽空去了招堤街道办排冗村纳闹组老志愿军冯学政家一趟。我们同是寨邻 ,他老人家和我也算是熟人 ,他与我爷辈的年龄差不多,我们都经常叫他"老冯爷",我的到来他非常客气,并给我沏了杯热茶,他嘴上含着一根旱烟斗,就与我讲述他的传奇人生。

老冯爷家世代粒食农耕 ,出生贫寒 ,年少时从未进过学堂,放牛、打猪草、干苦活是家常便饭。但他聪明能干, 身体矫健,身手敏捷,在田坎上奔跑的狗他都能撵得上,他的同龄朋友都叫他"飞毛腿"。在旧社会时,他误打误撞 成了当时兴隆镇政府的乡丁,虽然也算吃上了"皇粮",但他一直厌恶旧社会的黑暗与不公。

时过境迁,赤旗染红了世界,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,安龙的解放,使老冯爷与安龙人民一道也成为国家的主人。此时 ,正值国际风云变幻 ,西方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 死。1950年6月,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着联合国的旗号,悍然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,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,公然干涉中国内政。

"若是豺狼来了,迎接它的有猎枪"。安龙人民积极响 应国家号召,500 多安龙健儿参加了志愿军。年轻时向来 就有报国从戎的老冯爷没有落下 ,他积极报名参军 ,离别了妻儿老小,成了一名志愿军战士,1950年10月,他毅然决然地参加了"抗美援朝 ,保家卫国"战争。

在朝鲜战争中,不是敌死就是我亡的场面,随处可见,上甘岭战役中,他见证了战斗的惊心动魄,很多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,老冯爷也记不清楚了。一天(据查证 是1952年10月20日)清晨,按照老冯爷的原话:天嘛糊亮时,也就正是天空中启明星升起的时候 ,前沿阵地战斗依然猛烈 。老冯爷在的是后勤部队 ,他没有参加冲锋陷阵,到当日中午部队就传开消息,有一志愿军战士一黄继光,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喷射的火舌抢眼,壮烈牺牲。当时老冯爷所在营地的将士们均默哀肃立、脱帽致敬英 雄!

情到深处,老冯爷有些哽咽,他说:"我这条命,都是捡来玩的!"。1953年刚过春节不久的一天,他陪同某营一 营长及驾驶员3人一同驾车回前沿阵地, 这时美军飞机 掠过天空,驾驶员紧急刹车 ,他们就地躲避。突然 ,只见一 道黑影划过,刚好一枚炸弹落在他们跟前 ,身手敏捷的冯老爷一把将营长推倒在地 ,顿时只听见一声巨响 ,顷刻间倍感天昏地暗。醒来时,看见满面尘灰的营长用手和大腿 驮住他的头喊着:"小冯同志,小冯同志!……"。被炮弹震蒙了的老冯爷以为自己已命丧朝鲜,好在当时也只是被炮弹烟熏个面目全非 ,受点轻伤 。我也感叹:他老人家是祖宗有德,好人命常在!

这时,坐在一旁的老冯爷的妻子冯老太说:"就此事件后不久,安龙武装部派人送来您老冯爷立功的勋章和一点物资,孤儿寡母的我既害怕又欣慰!"我估摸着冯老太害怕的是传来老冯爷不幸的噩耗,欣慰的是老冯爷还健在 ,并且还立了功。

此时,我迫不及待请求问道:"二老,可不可以拿老冯爷立功勋章让我分享一下?"顿时,二老的心情是很沉重也很无奈地说道:"·文化大革命'到农村时,有'红卫兵'搜查过或者是在几次的搬家,也不知何时丢失了!送来的慰问品(衣物)早就穿烂,扔丢了"。珍贵的勋章丢了实在 有些惋惜,"丢了就丢了,只要二老身体健康就好!"我是这样安慰道。

老冯爷丢失了勋章 ,但他没有丢掉志愿军的精气神 ,从我与他的访谈中和他即兴演唱《志愿军战歌》,就流露 出老冯爷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对人民的热爱,他就是最可爱的人。

"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"战争前后历时近3年的时间,1953年7月美军被迫在板门店签订《朝鲜停战协定》,标志着那一场伟大的"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"战争胜利结束了。1954 年春老冯爷退伍回家了 ,回想当年渡回鸭绿江 时 ,是他最难忘的时刻了,行军队伍排成长龙,前不见头,后不见尾,在渡口处他们见到了彭德怀总司令,是他赴朝作战以来唯一的一次 ,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次见到彭德怀总司令,彭老总不时抚摸着在行军中志愿军战士的头并喊着"孩子们好,孩子们好!……"多么温馨的问候,让老冯爷至今都还记忆犹新。

老冯爷光荣退伍后 ,当时县政府安置冯老爷到安龙县武装部上班,去了一段时间 ,由于自己没文化 ,干不下 , 于是他老人家选择辞职 。在 60 年代初期 ,政府又安排他 到原兴隆区石盘公社(现地址:春潭街道办排冗村石盘)粮站运输队赶马车搞运输工作,老冯爷也觉得工资收入少,不能养家糊口,再次选择了辞职,后来就一直从事农业生产生活。

记忆里,冯老爷虽然不识字,但他能说会道,记忆超强,寨子里大小事情都少不了他,特别是他在农村的"四言八句"说得相当顺溜,寨子里的人们都说他是"不识字的文化人"。寨邻里哪家遇着"清官难断家务事" ,只要冯老爷一出马都能摆平 ,化解了多起邻里纠纷和婆媳矛盾 ,是寨子里闻名的"和事佬"。2000—2005年期间,兴隆镇教育关工委邀请冯老爷多次进机关、进校园开展 "抗美援朝,保家卫国"主题宣讲教育活动,冯老爷仍发挥着最美"夕阳红"的作用 ,不断传承抗美援朝精神。

晚年,老冯爷一家五世同堂 ,子孝孙贤 。可怜的是他 暮年时,在朝鲜战场上被敌人毒气弹灼伤的皮肤后遗症 ,犯病不时发作,多处求医未果,加上年岁渐高,老冯爷于2014年冬月离世,享年84寿。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,在安葬他老人家的那天,全寨草木为之含悲,风云因而变色。有祭文是这样写道:把您埋在这高高的山梁上,守护着全寨的安宁,愿您天堂无病痛,侵略者见您闻风丧胆,愿最可爱的人一路走好!

老冯爷离开我们已快7周年了,寨子里的人们不能忘怀,让我们铭记住这闻名的"和事佬",寨子里和谐共融有冯老爷刚正不阿的奉献。我们更不能忘怀,我们心目中的最可爱的人。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余年了,让我们铭记这一伟大胜利,用爱国之心去捍卫祖国的和平与安宁。


中国文联及各省文联
中国文联及各省文联
全国文艺家协会
团体会员及直属单位
其他网站
地址:贵州省安龙县招堤街道办龙顺社区杨柳街4号
电话:0859-5213612
传真:0859-5213612
工作邮箱:529240925@qq.com
关注公众号
Copyright 2021 安龙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3406号-1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