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龙属地,明安龙府①,清南笼厅②、兴义府所③,南明古都,荷香之城,旅游胜地,最美小城④。
清康熙年,招公筑堤⑤,张锳植荷⑥,故名招堤。招堤荷花,绵延十里,五十余顷。入春时节,碧绿满塘,一片澄碧,十里送风,荷香阵阵,漂香致远。
仲夏荷塘,绿叶田田,翡翠铺平,红荷灼灼,白荷皎皎,粉荷盈盈,红红白白。十里湖中,秀峰倒影,彩云千迭,水波浩荡,金鱼戏水,鲤鱼吹浪,蝶吻新蕊。
荷塘两岸,垂柳夹岸,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青荷盖水,轻解罗裳,舞翠摇红,一茎引绿,藕丝作缕。
雨天招堤,烟雨微微,微波潋潋,微雨漂过,风起珠落,荷叶翻飞,雨露清洗,叶露清响,碧盘滚落,颗颗珍珠,玉洁冰清,皎洁无瑕。
午间荷花,亭亭玉立,千姿百态,翡翠满湖。满塘娇丽,争艳竞俏,吐露芬芳,婷婷婀娜,风姿妩媚,争奇斗艳。
傍晚时分,漫步荷堤,人海如潮。彩舫过塘,美女荡舟,纤手弄水,风姿绰约。月上青峰,弯似柳眉,俯听花语,倾诉花心,愁上荷楼⑦,一醉方休,能解千愁。荷花深处,荷盖鸳鸯,柳遮美人,情侣嬉戏,万种风情。
秋采莲藕,莲生淤泥, 不染千尘。重荷盖下,接天莲叶,遮风掩日,鱼戏莲间。秋里睡去,一载花休,残荷飘零,湖水自流。花落肥泥,养蓄生机,为来年春。
招堤如诗,荷花似画,三步一亭,五步一景,十里美景,山水长卷,胜似苏杭!
注:①1652年,南明永历朝廷播迁安隆,改安隆所为安龙府,永历帝朱由榔在安龙建都四年,是贵州历史上唯一建过皇都的地方,故有“安龙府”之称,辛亥革命后废府设南笼县,1922年改称安龙县。
②③明初于今县城设置官,明清之际安龙成为贵州西南重镇,清朝,南笼厅、南笼府、兴义府先后在这里治所。
④2009年11月,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、中华民族和谐发展促进会、欧中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、中国影响力传媒机构等单位主办的“中国最美的小城”推介活动中,安龙进入“中国最美的小城”100强提名奖名单,排名第48位。
⑤清康熙三十三年,驻守安龙镇游击招国遴为了防洪、保护城垣,在安龙城郊陂塘海子上筑堤防洪,两岸植柳树。
⑥清末重臣张之洞之父张锳(1791年—1856年),字右甫,一字春潭,直隶南皮(今河北南皮)人,嘉庆十八年(1813)举人,自清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到咸丰四年在兴义府(今安龙县)任知府十三年间,培修招堤风景名胜,在陂塘中遍植荷花。
⑦位于“贵州省十大魅力旅游景区”--安龙招堤十里荷花景区内的一个亭子,名为“醉荷亭”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