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作品欣赏 > 文章内容
返回列表
私塾往事
2022-03-23 16:29:11
1538浏览
作品欣赏
作者:黄恩照
责任编辑:赵历海

过眼滔滔晴雨雾,不觉己是白头翁!

1945年,我刚满八岁,父亲即到打武(今安龙县城北海庄村)请了 一位年逾古稀、须发项白的私塾老先生到家里,集中附近村寨一些从未上过学堂的男童组成私塾。老先生头戴瓜皮小帽,身穿蓝色长衣,戴着 一副老花眼镜,炯炯有神的双眼闪亮着智慧与慈祥。可我那时年幼无知, 不懂什么礼貌,就凭自己的好奇心,睁大眼睛直盯着他,先生给我带来 童年的梦幻,带来了新的期望。

启蒙

私塾设在父亲因防土匪抢劫,专找石工帮助建造在住房前面的一 间石印子里。开学那天,有我的父母、祖父祖母、罗仁斋老,本寨(上 法统)和附近的弯角田、下坝、牛角冲前来报名读书的十几个学童及部分家长。一阵寒暄之后,罗老先生叫一位年龄较大的学童到房后竹林里,用柴刀砍来像镰刀把那么大的金竹一棵,将两头锯掉,留下中间约五尺左右长的一节,一破两开,选取较好一半,修整好作为教具。当时有位在场观看的大叔自言自语叨唸:“读到大学,手心打起白壳壳; 读到“中庸”,屁儿打得红彤彤。你们当学生的如果书背不得,字写不好, 就得准备挨打……”。他说完后,罗老先生又叫学童们分头到野外找来一些红土,选择一块质量较好的放到一个较大土碗里,掺上清水,磨出土红色汁液,专供先生为学生圈点新书和批改作业之用。紧接着,罗老先生主动坐到八仙桌旁,从他随身带来手提包里取出红纸、墨盒、毛笔等文具,先用小半张红纸折好后,认真地从上至下写上“大成至圣 先师孔夫子之神位”,两旁分别写上“三千徒众”、“七十二贤”,待墨迹干后,即贴到神台中心位置。接着,老先生又在一小张红纸上写上“敬惜字纸”四字,让父亲贴到篾工师傅早已编好的“字纸夢”上面,叫学童们把屋内写有文字的废纸都捡放夢里统一烧毁,不得到处乱丢!

上述准备工作就绪后,罗老先生便叫大家休息片刻,他自个坐到篾椅上,从包里摸出己裹好的叶子烟,找来随身携带的长烟杆装好点上火,便叭嗒叭嗒地抽着,约莫十多分钟后,叫父亲把所有来报名的学童全部喊来报名。

报名开始时,每个学童点好三柱香,按顺序先向孔子牌位作揖后, 即插入香炉里,接着烧上三张纸钱,叩三次头给孔圣大人,以表敬重 孔老夫子之意。

这一程序结束,接着便是学童们按从小到大顺序向先生一一报名; 其中若有未起书名的,可直接要求先生帮起。

新书读什么?由学童及家长自定。初发蒙学生,一般可先读《三字经》《三字幼仪》《四字经》或《百家姓》,然后,才开始读“四书”。

报名结束后的第二天上午八时许,己报名的学童全部到齐后,罗老先生首先宣布学生必须遵守的八条纪律:一不许迟到早退;二不许躲学逃学;三不许吵架打架;四不许下河洗澡;五不许爬树攀高;六不许无病装病;七不许小偷小摸;八不许读书写字时打瞌睡。

宣布结束后,即开始上课,全体学生听先生点名。点到谁,谁就 站到先生的办公桌旁,双眼直盯着先生用红笔圈点当天上的课文,接着由先生领读2—3遍后,就由学生将书本拿到自己座位上熟读,如有认不完的字,要等先生上完课再提问或同学间相互帮助解难。先生要求, 读书就应放声朗读,才能熟读背诵。在一般情况下,当天上午上的新课, 放晚饭学前必须能背诵,如不行,最迟须在第二天上午放早饭学前(就 是延长了一个夜晚)能顺利背诵,如再不行,肯定是要挨打的。

至于每个学生的第一课该上多少段落,或长或短,先由先生安排, 只要能在先生规定的时限内熟读背诵,先生即可上新课。对于我来说, 先读《三字经》,再读《百家姓》。头的两三天,基本可以按先生要求, 熟读背诵,因我比一般同学有两个好的条件,一是从四、五岁开始,就跟父亲背诵六十轮《甲子》和命理书中的某些简短通俗的断章,如“甲 子乙丑海中金,丙寅丁卯炉中火”,“子宫单癸水,丑已癸辛同”等等。 二是老先生住在我家里,求教方便,因而觉得背书并不十分艰难。

认字、写字

私塾的教学活动,主要表现在读书(背书);认字(识字);写字、 做作业(学写某些简单实用的应用文)等。

关于写字方面:在发蒙期间,由先生在每个学生装订好的作业本上, 用中楷毛笔填上土红墨水。先写上像核桃那么大、又选择笔划较少的标准正楷字,如“上大人、孔夫子、化三千、七十二、尔小生、宜立志”等字样, 教学生先练习填红;第二步,在熟练填红的基础上,可以买甲纸(较厚实的白纸),请先生帮开写黑色影格字,照着笔顺序描写;第三步,就是去掉影格脱手写。写好后,交先生凭判到每一个字,对于整个字都写得好的, 就用红色笔圈上整个字;部分结构写得好的,就圈该结构部分。整篇都写好的,就由该生抄贴班上成绩档,予以表彰。

关于认字,主要是指字与词的含义及用途。在启蒙阶段,罗老先生经常根据大多数学生读过的书中接触较多的字(或词),利用学生作业本的空格用红墨水笔予以注释,如:“子"是孔子, “曰”是说的话。“子曰就是孔子说的话。” “欲”是想也。“吾”是我 也。“毋是“禁止不做之意。“君子“是皇帝。“庶人“是百姓。“仁人” 是能够累矩的仁人等等。

感受

我从1945-1948年,一直跟着罗老先生从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大学》《中庸》一直读完《四书》全部,由于临近解放,匪风四起, 社会秩序混乱不堪,只好缀学在家守牛和参与农业生产劳动。四年的私塾生涯,对于我来说,最大的收获:一是锻炼了记忆力,除书本中的一些零星片段外,主要还是罗老先生传授的部份历史知识、故事、 字谜,怎样写对联、契约等。我用四句顺口溜归纳自己的感受;

幼小跟师几春秋,翻遍四书欲何求?

练就背功亲友赞,学得文字记心头。


中国文联及各省文联
中国文联及各省文联
全国文艺家协会
团体会员及直属单位
其他网站
地址:贵州省安龙县招堤街道办龙顺社区杨柳街4号
电话:0859-5213612
传真:0859-5213612
工作邮箱:529240925@qq.com
关注公众号
Copyright 2021 安龙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2003406号-1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